大竹白茶的基本介紹
大竹白茶外形條索緊直成朵,色澤綠黃鮮潤帶毫,香氣栗香濃郁持久,滋味鮮醇爽口回甘,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綠黃勻整。
大竹縣位于四川盆地東部,地跨東經(jīng)106°59′—107°32′,北緯30°20′—31°00′,東鄰重慶市梁平縣、墊江縣,南接鄰水縣,西連廣安市,北靠達川區(qū)。東西寬45km,南北長75km,幅員面積2079k㎡。大竹縣屬四川省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區(qū),地跨“三山兩槽”,呈“川”字形,三條山脈平行并列,東北—西南走向,西為華鎣山脈(西山),中為銅鑼山脈(中山),東為明月峽山脈(東山)。山脊一般海拔600—1000米之間,西山萬里坪為縣境內(nèi)最高峰,海拔1196.2米。三條山脈的土壤主要是黃泥土,黃泥土由砂巖和灰?guī)r風(fēng)化剝蝕而成,分布于500-600米高程砂巖地區(qū)的稱冷砂黃泥土,分布于600米高程以上石灰?guī)r地區(qū)的稱礦子黃泥土。大竹白茶的生產(chǎn)基地土壤主要是砂壤土和黃泥土。尤其是黃泥質(zhì)地沙壤居多,土壤的pH值為4.5~6.5,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含有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鉀以及各種礦物質(zhì)元素,適宜茶樹生長發(fā)育。大竹縣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日照適宜,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溫暖濕潤,無霜期長,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顯著。大竹縣降水充沛,年平均降雨1200毫米,大竹縣雨熱同期,優(yōu)越的地理自然條件,豐沛的水資源,適宜的土壤,非常有利于大竹白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營養(yǎng)價值
大竹白茶的氨基酸含量為5.5%-12%,是普通綠茶的3-4倍,多酚類含量低于其他的綠茶,所以大竹白茶滋味特別鮮爽,無苦澀味。
產(chǎn)品特點
大竹白茶用產(chǎn)自大竹縣“白葉1號”茶樹的芽葉采用綠茶工藝加工而成,外形條索緊直成朵,色澤綠黃鮮潤帶毫,香氣清香濃郁持久,滋味鮮醇爽口回甘,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綠黃勻整。大竹白茶的氨基酸含量為5.5%-12%,是普通綠茶的3-4倍,多酚類含量低于其他的綠茶,所以大竹白茶滋味特別鮮爽,無苦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