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板鴨的基本介紹
鄱陽湖湖的水養(yǎng)育了無污染的鴨子,采用特殊工藝做成的板鴨,味道鮮美 乃是共青城的特產(chǎn)。共青板鴨廠 板鴨是江西著名的傳統(tǒng)出口產(chǎn)品。江西共青板鴨廠1965年組建,35年來,技術(shù)人員不斷完善傳統(tǒng)加工工藝,加工出風味獨特的“飛牛”牌麻鴨板鴨、野鴨板鴨、板雞、味蛋等系列產(chǎn)品。共青板鴨年產(chǎn)量達20萬只。
營養(yǎng)價值
鴨肉的營養(yǎng)很高,蛋白質(zhì)含量比畜肉高得多。而鴨肉的脂 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適中,特別是脂肪均勻地分布于全身組織中。鴨肉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和低碳飽和脂肪酸,含飽和脂肪酸量明顯比豬肉、羊肉少。有研究表明,鴨肉中的脂肪不同于黃油或豬油,其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其化學成分近似橄欖油,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益,對于擔心攝入太多飽和脂肪酸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人群來說尤為適宜。
產(chǎn)品特點
共青板鴨以傳統(tǒng)工藝為基礎(chǔ),對毛鴨選種育肥、腌制、加工、涼曬等技術(shù)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改進,形成了共青板鴨獨特的生產(chǎn)工藝,以其肉嫩、肥而不膩、骨脆、味鮮、香濃、咸而適中、營養(yǎng)豐富、馳名中外、素為臘味中的珍品,是饋贈、酒宴、家庭和茶席的佳品。
歷史民俗
板鴨,中國南方地區(qū)名菜,亦是江蘇,福建,江西等省的特產(chǎn)。板鴨以鴨子為原料的腌臘食品,分臘板鴨和春板鴨兩種。因其肉質(zhì)細嫩緊密,香味濃郁,有“干、板、酥、爛、香”,像一塊板似的,故名板鴨。
共青板鴨的制作方法
1.用水煮了就可以蒸煮板鴨方法講究。煮前,用溫水洗凈表面皮層,下溫水浸泡3小時以上,以減輕咸度,使鴨肉回軟。煮制時,用茴香一粒、蔥一根、姜三片,從鴨翅下開口處塞入肚內(nèi)。再用一根長約6厘米空心管,插入鴨肛門半截,使湯汁在煮時內(nèi)外對流。要先將鍋中冷水燒開,停火后將鴨放入鍋內(nèi),使水浸過鴨體,從開口處充分灌入鴨肚內(nèi)。鴨在水中要保溫,蓋嚴鍋蓋,在85攝氏度左右水中燜40分鐘,并將肚內(nèi)湯更換一次,把鴨翻身。這時將水燒至95攝氏度(即小沸),停火再燜10至20分鐘,即起鍋。煮熟鴨子,須待完全冷卻后方可改刀,以免流失油鹵,影響口味。如將生板鴨切下一塊,再切成薄片放在板鍋內(nèi)蒸熟,這樣吃,口味也很好。
2.臨吃時洗凈板鴨 板雞 ,放入姜片、料酒上籠蒸熟,取出刷上麻油,宰成小塊裝盤。有一種方法是將醬板鴨撕成小條,用來做干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