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魚面的基本介紹
黃梅魚面原名捶魚面,是一道湖北黃梅縣的漢族傳統(tǒng)名吃,明朝時作為貢品連年上貢朝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8月6日,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受理黃梅縣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申請,黃梅魚面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營養(yǎng)價值
黃梅魚面問世以來,深受食客歡迎,它具有健腦、降血壓、預防冠心病等多種功效,富含人體所需蛋白質、鈣等多種微量元素,是一種低膽固醇、純天然的綠色營養(yǎng)食品,適合各種年齡階層的人食用,經常食用可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哺乳期婦女食用尤為有益,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產品特點
因吃起來味道鮮美,柔韌皆可。它色白如銀,條細如絲,越煮越清,面越透明。烹調方便,可油炸,生炒,熱煮。并可陪輔各種肉類和素菜,使主菜更為增色。易貯耐存,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制作方法
魚面,俗稱捶魚。去鮮魚之刺皮,剁其肉至泥醬狀,加一定比例的淀粉、食鹽揉搓成面,將面分成團,用搟面杖將面團搟成蒲扇大小之大而薄面餅,然后卷成卷,放蒸籠猛火蒸20~30分鐘,出蘢后攤開,待冷卻后用刀橫切成薄餅,于日光下曬干即成。可單燉,加肉同燉,做火鍋主料,亦可油炸而食。燉熟為面條狀,故稱魚面。
黃梅魚面的獲獎榮譽
黃梅縣借助民間魚面制作工藝,依托水產品產量優(yōu)勢,將魚面加工從農村推向市場,形成了極具黃梅特色的魚面產業(yè),“仙品皇”、“二度梅”、“年年有余”等品牌迅速走紅,"仙品皇"獲湖北省名牌,“二度梅”魚面亮相中國武漢農業(yè)博覽會并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