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茶的基本介紹
安徽桐城的歷史名茶,徽茶名品,除了具備花茶的各種特征,獨具“蘭韻”,如蘭花一樣的美好香氛。因茶葉尖頭細小,故為小花茶。桐城小花茶具有名聞天下的茶文化典故,蘊含著豐富的“禮讓”內(nèi)涵,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有詩為證:“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產(chǎn)品特點
沖泡后,杯中芽茶亭亭玉立,似朵朵綻開的小蘭花,湯色淡綠,香氣四溢。
《皖志述略》載:“小蘭花茶,是桐城特產(chǎn)。此茶采摘于清明之后,選一芽兩葉或三葉,沖泡后芽葉似蘭花,而且含有山上野蘭花清香,故名小蘭花”。
歷史民俗
桐城產(chǎn)茶歷史甚早,有文字記載即可溯至隋唐,而桐城小花的成名史料證實應(yīng)在明朝。史載明朝大司馬孫魯山(孫晉),乞休隱居龍眠山,在椒子崖下構(gòu)筑了“椒園”。孫魯山生性愛茶,宦游時得異種茶籽,植之“椒園”,用人參剩湯澆之,茶作蘭香,進貢朝廷,稱作“椒園茶”,與當(dāng)時名茶“顧渚”、“蒙頂”齊名,躋身“貢品”之列。
制作方法
桐城小花茶一般在谷雨后幾天采摘。一芽二葉或三葉,經(jīng)生鍋、熟鍋、初烘、攤晾、復(fù)烘五道工序制成。加工后的茶葉芽葉完整,每個成品茶有芽頭0.8至1萬支。
沖泡后,杯中芽茶亭亭玉立,似朵朵綻開的小蘭花。
桐城小花茶的獲獎榮譽
上世紀六十年代,“小花茶”曾被選為國慶觀禮茶送上北京。《桐城風(fēng)物紀》記載桐城小花“品不減于龍井”。1983年獲國家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部《榮譽證書》,1984年進入國際市場。2004年,產(chǎn)干茶 10余萬斤。屬全國名茶,飲譽海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