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源菜籽油的基本介紹
門源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食用油。菜籽油色澤金黃或棕黃,有一定的刺激氣味,民間引叫作“青氣味”。這種氣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優(yōu)品種的油菜籽則不含這種物質。
營養(yǎng)價值
門源菜籽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維生素B,由18種脂肪酸成分組成,油酸、亞油酸含量高,芥酸含量低,不含膽固醇,人體吸收率高達99%,適合大眾口味,具有一定的軟化血管,延緩衰老之功效。
歷史民俗
門源地區(qū)是北方白菜型小油菜主要發(fā)源地之一。種植油菜自農業(yè)墾殖以來就成為主要經濟作物,有“門源油,滿街流”的美名。1987年,省委、省政府確立門源為全省油料生產基地。到2002年,全縣油菜種植面積達25萬畝,油菜總產量2790.9萬公斤,蜂產品總產量120萬公斤。
“青海高原夏似春,七月菜花遍地金”成為了門源油菜花開的真實寫照。
制作方法
1.清洗:清洗前,先將菜籽放在竹制籮筐內,用腳踩碎其中的并肩泥(泥塊),然后進行篩選。通過風車除去輕于菜籽的灰雜物。再用粗細篩分別除去大于或小于菜籽的夾雜物。
2.炒籽:采用夾層鍋(也可用兩個鍋套起來用),夾層中可以填入草灰或細砂。開始炒時,火力可稍大,約0.5小時后,鍋內菜籽有炸裂聲,即應控制火力。菜籽出鍋前10分鐘要壓住火苗,當鍋內菜籽溫度達到115~120℃,手捻菜籽碎后呈金黃色時,即可出鍋。炒時要勤翻動。
3.磨碾:磨要放平,調好磨心高低,下料均勻,大小籽分開磨,磨時不出整籽。碾籽要勤翻勤掃,頭道坯將起槽時,加入3%左右的篩凈粗糠或2%左右的3厘米長的草心混合,壓出的厚度不超過0.2厘米,摻入規(guī)定的粗糠或草心后,就可直接蒸坯。
4.蒸坯:頭坯蒸2分鐘左右,冒青汽,二坯蒸25分鐘。蒸時要不斷往鍋內加水,以補充損失。蒸腰不得漏氣,燒火加煤要均勻。甑底上要加一層棕,既能保護甑底,又不粘坯。此時要勤換蒸鍋水。
5.包餅、上榨:頭道打雙圈,二道打單圈,分散包餅,集中裝榨,包餅要快,餅要踩緊踩平。包餅以散草為好。
6.壓榨:輕打、勤打。使餅迅速壓緊,出油后輕壓、勤壓,1小時后,油大部分榨出,重打、慢打,加大壓力。撞桿要打平打正,上下尖均勻。頭道打3小時,出油90%,二道打4小時,第二天早晨出榨。為防止冷風吹,用保溫板或麻袋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