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頭千張的基本介紹
廟頭千張是沭陽的一個特色食品,屬于千張的一個種類。千張,由于在特質(zhì)工具內(nèi)層層壓制,出品時候看起來有千百張疊加在一起而在安徽等地稱為千張,類似的在蘇北被叫做百葉,我國北方某些地方稱為豆腐皮。
營養(yǎng)價值
1.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yǎng)價值較高;
2.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yù)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3.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補充鈣質(zhì),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zhì)疏松,促進骨骼發(fā)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產(chǎn)品特點
以其精薄、柔韌、香純而著稱,且富有彈性,拉長可回縮,口感極好。
歷史民俗
廟頭千張起源于何時,難以稽考,只知道清代大詩人袁枚在有關(guān)文章中就提到“沭邑西”豆腐與千張。他在《隨園食譜》中,主張使用山珍海味給沭邑豆腐或千張佐料。足以說明在乾隆八至十年(1743~1745)間,袁枚主宰沭邑時,“沭邑西”的豆腐與千張已有聲譽了。
廟頭千張的制作方法
糖醋千張
主料:干豆腐300克
調(diào)料:醬油30克,花椒3克,陳醋20克,味精1克,白砂糖10克,香油15克,姜汁2克,菜籽油30克
特色:麻、辣、鮮、香、金黃色,糖醋口味。
1. 將千張(干豆腐)用溫水浸泡漲發(fā),洗凈后控干水分,用斜刀切成片;
2. 鍋洗凈后,置旺火上,下菜籽油燒至六成熱,放入千張炸至金黃色,質(zhì)酥脆時舀出多余菜油;
3. 然后,在千張鍋內(nèi)加適量水,放入精鹽、醬油、姜汁、白糖、辣椒油,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煮一段時間;
4. 另起一鍋入油燒熱,投入花椒,炸出香味,連油帶花椒一起倒入碗內(nèi),備用;
5. 待汁濃稠時,加入花椒油,味精、醋和香油,用小火煨片刻,即可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