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小米的基本介紹
小米是粟脫殼制成的糧食,因其粒小,直徑1毫米左右,故名。原產(chǎn)于中國北方黃河流域,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屬于“粟文化”。會寧是“中國小雜糧之鄉(xiāng)”。
營養(yǎng)價值
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質(zhì)9.7克,比大米高。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都不低于稻、麥。一般糧食中不含有的胡蘿卜素,小米每100克含量達(dá)0.12毫克,維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糧食之首。
歷史民俗
小米,原名:粟,也稱作梁、狗尾草、黃粟、粟米, 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須根粗大,稈粗壯,屬是谷子去皮后的結(jié)果,谷子是谷類植物,禾木本的一種,粟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和維生素,它不僅供食用,入藥有清熱、清渴,滋陰,補脾腎和腸胃,利小便、治水瀉等功效,又可釀酒。其莖葉又是牲畜的優(yōu)等飼料,它含粗蛋白質(zhì)5-7%,超過一般牧草的含量1.5-2倍,而且纖維素少,質(zhì)地較柔軟,為騾、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豬、雞的良好飼料。
鑒別真假
染色小米的感官鑒別法:色澤:新鮮小米,色澤均勻,呈金黃色,富有光澤;染色后的小米,色澤深黃,缺乏光澤,看去粒粒色澤一樣。氣味:新鮮小米,有一股小米的正常氣味;染色后的小米,聞之有染色素的氣味,如姜黃素就有姜黃氣味。水洗:新鮮小米,用溫水清洗時,水色不黃;染色后的小米,用溫水清洗時,水色顯黃。
會寧小米的品嘗吃法
小米的吃法有三:一是熬粥,二是煮飯,三是磨成小米面,蒸絲糕吃。這三種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吃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