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香糕的基本介紹
五味香糕又稱五色香糕,為浙江溫州漢族傳統(tǒng)名點,創(chuàng)于60年代后期。以糯米粉和精白糖為主料,經(jīng)糕盤加工成型后蒸炊而成。一包五條,其色各異。紅色配以桂花香精,黃色配以香蕉香精,白色以五香(五香、八角、小茴、桔皮、花椒)為餡,黑色裹經(jīng)黑芝麻粉,各具風味,老幼咸宜。
產(chǎn)品特點
其香糕一包5條,每條的顏色、香味各異,分紅、金黃、黃、白、黑五色。紅色的,配以桂花香精,香郁味濃;金黃色的,配以薄荷香精,入口涼爽,散風驅(qū)熱,提神健腦;黃色的配以香蕉香精,清香味醇;白色的,配以五香(五香系丁香、八角、小茴、橘皮、花椒);黑色的,以黑芝麻粉為主料,食后滿口芝麻香。
制作方法
主料:糯米2500克,粳米(1000克)
輔料:黃桂花300克
調(diào)料:糖粉400克
1、制坯:粳米,糯米淘凈晾干,磨成米粉。將糖粉(或用綿白糖3.5公斤代替)與米粉拌勻(如做椒鹽香糕可用精鹽0.5公斤代替黃桂花),拌時如米粉過分干燥,可稍加溫開水促使糖粉自容。在糖粉拌勻后隔3小時后過篩,再用烘糕箱進行烘燥。火力要小,中途要將粉翻一次,在取出燥粉時,用滾筒將粘結(jié)的粉塊壓碎再行過篩。這時可將燥細粉放一半在糕盤(系木制,約26厘米正方形,底透空,襯以蔑絲簾和紙板)里攤平,再將其余的粉填滿糕盤(約1.7厘米厚),刮平按實后,用長薄刀或用搖糕機將糕盤內(nèi)的燥粉劃成4條,每條劃五分左右寬的糕片坯。
2、蒸糕:將劃好的糕坯連同糕盤放入沸水鍋內(nèi),隔水蒸制約40分鐘,就可蒸熟取出,待糕冷卻后,用薄刮刀片,按原劃好的糕片痕線將其分開。
3、烘制:將糕片依次攤平,放在粗眼鐵皮盤內(nèi)進烘箱烘焙至第二天,再進爐烘制呈焦黃色,翻個面也烘成焦黃色即成。火力不宜太大防止烘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