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腌魚的基本介紹
苗家寨那丘丘的梯田就是養(yǎng)稻花魚的地方。每年在快秋收的時候農(nóng)戶就要把稻田里的水放干,好收稻谷。這時候也抓魚的季節(jié)。把魚洗好把魚肚破開。放上香料鹽,糯米在一起拌。拌好酒放到壇子里腌起來時間也長越好吃。
營養(yǎng)價值
腌魚是貴州省黔東南當(dāng)?shù)毓J的珍味,含有人工無法合成的氨基酸以及多種維生素等,具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腌制10年以上的腌魚還可以治腸炎、止瀉,特別是病后或產(chǎn)后食欲不振,吃腌魚能增強食欲,振奮精神。
產(chǎn)品特點
臺江腌魚,魚刺已軟柔,魚內(nèi)甜辣、咸各味兼有,食之別有風(fēng)味。
歷史民俗
據(jù)說,制作腌魚從明代便開始流傳,相傳侗族人的祖先原以狩為生,但要講運氣,獵物時有時無,時多時少,有時多了吃不完,少了要挨餓。于是有一位極富有智慧的先民想了一個辦法,將吃不完的獵物切成小塊,與吃不完的米飯和辣椒裝入木桶,用樹葉等物蓋上,再用石塊緊壓,便狩獵攆山去了。有時約十來天、甚至一個多月時間返回,將存放在木桶的食物取出,那獸肉不但不腐不臭,吃起來味道還鮮美可口。從此,大家效仿,并不斷改進腌制方法,世代相傳,沿襲至今。于是,制作腌魚也就成為侗族人的絕活,腌魚也就成為侗民招待親朋好友的食品。
臺江腌魚的制作方法
臺江腌魚是苗家待客的傳統(tǒng)佳肴。它色鮮味濃,吃起來爽口暢心。苗族人民習(xí)慣在稻田里放養(yǎng)鯉魚,將捕撈得的鮮魚洗凈,剖開取其內(nèi)臟,然后撒上適量的鹽和辣椒粉,再和上花椒面等佐料浸漬,置于煙火上烘至半干,再把備好的甜酒抹上,或糯米粉放在魚上面,一層魚一層甜酒糟,裝進壇內(nèi)蓋好,封嚴(yán)。等到半月以后,就可取出來用油煎吃,也可生吃。隔年腌魚,魚刺已軟柔,魚內(nèi)甜辣、咸各味兼有,食之別有風(fēng)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