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粉皮的基本介紹
睢寧沙集粉皮原料主要來自綠豆、地瓜或土豆中的淀粉。睢寧水粉皮以做成涼菜為主,配上少許菠菜葉,輔以紅辣椒絲、蒜泥、食醋、香油等,獨具佳肴特色。冬季熱炒或做湯。
營養(yǎng)價值
1、綠豆粉皮中所含蛋白質(zhì),磷脂均有興奮神經(jīng)、增進(jìn)食欲的功能,為機體許多重要臟器增加營養(yǎng)所必需;
2、其中含有一種球蛋白和多糖,能促進(jìn)動物體內(nèi)膽固醇在肝臟中分解成膽酸,加速膽汁中膽鹽分泌并降低小腸對膽固醇的吸收;
3、對葡萄球菌以及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清熱解毒;
4、含豐富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保護肝臟,減少蛋白分解,從而保護腎臟。
產(chǎn)品特點
這種傳統(tǒng)水粉皮,具有玉潔冰清的體態(tài),柔軟滑潤的質(zhì)地,鮮嫩清涼的美味之特點,使人百吃不厭。
歷史民俗
睢寧粉皮,又稱“沙集粉皮”,傳稱“張家粉皮”,是一種地道的農(nóng)家菜。相傳,睢寧水粉皮起源于宋代政和年間。徽宗皇帝微服私訪來到東路淮陽,那時還是一片沙灘疊積,十分冷清荒涼。徽宗走得又饑又渴,可此地既沒有驛站餐館,也沒有酒肆茶間,于是就讓隨從到附近一百姓人家尋便飯充饑,正巧是從事加工水粉皮的張姓人家,男人已將做好的水粉皮擔(dān)出門叫賣了,女主人只好將剩下零碎的水粉皮略作整理,輔上佐料招待客人。徽宗皇帝食后覺得酸辣綿軟,咸淡適中,清涼可口,十分愜意,連稱:“好菜,好菜!”問為何物?女主人答:“是水粉皮。”徽宗大喜,于是傳旨將水粉皮列為御膳房常菜。那張姓人家一直居住在今日睢寧東部沙集鎮(zhèn),也一直保持張家粉皮工藝世代相傳。
睢寧粉皮的品嘗吃法
睢寧水粉皮的食用方法多種,尤以涼拌居多。若調(diào)料以放辣椒為主,則稱辣皮,若調(diào)料以放原醋為主,則稱涼皮,冬令時節(jié),水粉皮也可熱炒或做成各種湯類,美味同樣令人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