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品牌,都有一個優(yōu)秀的logo,維他奶的logo設計也是非常優(yōu)秀,在品牌logo設計上,維他奶肯定是下了一番功夫,這樣的品牌更容易做強,做大,獲得消費者喜愛。四喜亮點包裝設計公司的小編整理了他們的品牌故事和logo圖片,順便還總結了logo設計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一起學習吧。
品牌介紹 香港飲料品牌,創(chuàng)建于1940年,主營豆奶飲品。維他奶隸屬于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維他奶豆奶由創(chuàng)辦人羅桂祥博士研制。羅桂祥認為由大豆制成的豆奶,可成為牛奶替代品,因此研制出維他奶。 維他奶擁有包括果汁、牛奶、茶類飲品,汽水、蒸餾水及豆腐等產品。
品牌故事 維他奶的故事,應從1940年說起。在香港經歷大戰(zhàn)之時,維他奶創(chuàng)辦人羅桂祥博士希望 為香港人出一份力,所以研制一款營養(yǎng)豐富、含高蛋白質的豆奶飲品并以相宜價錢出售。務求令大眾能攝取足夠營養(yǎng),重新建立健康生活。維他奶自1940年至今,是香港家喻戶曉的飲料品牌。其豆奶飲料自1940年開始在香港生產,現生產廠房遍及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
羅桂祥希望能夠為香港一般家庭提供一種廉價而蛋白質豐富的飲品,作為價格較為昂貴的牛奶的替代品。有“中國之牛”稱號的大豆,含有豐富蛋白質而價格廉宜,羅祥桂認為由大豆制成的豆奶,可成為牛奶替代品,因此研制出維他奶。維他奶豆奶于1940年4月3日面世,首家維他奶工廠位于香港島銅鑼灣記利佐治街,首天只售出6瓶豆奶,售價為港幣6仙。維他奶早期是由售貨員以自行車逐戶派送,加上早期維他奶沒有經過消毒處理,需要即日飲用,否則便會變壞,因此未受消費者歡迎,每日約售1,000瓶。
日治時期,維他奶工廠停工,至戰(zhàn)后工廠恢復生產,并在1950年遷往香港仔黃竹坑,除每日派送外亦通過零售商分銷方式銷售。1953年起,維他奶改以高溫消毒法,無須冷藏貯存,銷量開始大增,至1950年代中期已達每年1200萬瓶。最初維他奶推出時的豆奶沒有加工,1962年加入麥精維他奶,同年于九龍觀塘工業(yè)區(qū)興建新廠房。1987年新界屯門廠房落成,并成為集團總部。1994年3月30日,維他奶集團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當天股價約1.5港元。同年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廠房正式投產。1998年,在上海及美國麻省艾爾市的Nasoya廠房投產。
早期的維他奶以擴口牛奶瓶售賣,后來改為盛載汽水的玻璃樽。1975年首度從瑞典引入Tetra Pak(利樂包裝紙)保鮮包裝設備,加入250毫升的紙包裝,并以超高溫消毒,令產品可儲存多月。1976年維他奶以“維他”品牌,推出一系列果汁飲品,其后又于1979年推出檸檬茶及菊花茶等飲品。1984年維他奶推出375毫升大包裝,到2000年代更推出細包的125毫升,以方便幼童飲用;現時更有鋁罐裝出售。
由于維他奶推出時一直標榜自己的健康形象,以“點止汽水咁簡單”(不止是汽水這么簡單)為口號,或者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么維他奶不含汽卻被叫做汽水,這是因為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民眾的知識水平一般不高,當時香港市民將一切的軟飲料都統(tǒng)稱為汽水。事過境遷,已經沒有人將奶類飲料叫做汽水,所以現代人不能理解當時的廣告詞。
維他奶的故事,應從1940年說起。在香港經歷大戰(zhàn)之時,維他奶創(chuàng)辦人羅桂祥博士希望為香港人出一份力,所以研制一款營養(yǎng)豐富、含高蛋白質的豆奶飲品并以相宜價錢出售。務求令大眾能攝取足夠營養(yǎng),重新建立健康生活。維他奶自1940年至今,是香港家喻戶曉的飲料品牌。其豆奶飲料自1940年開始在香港生產,現生產廠房遍及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
羅桂祥希望能夠為香港一般家庭提供一種廉價而蛋白質豐富的飲品,作為價格較為昂貴的牛奶的替代品。有“中國之牛”稱號的大豆,含有豐富蛋白質而價格廉宜,羅祥桂認為由大豆制成的豆奶,可成為牛奶替代品,因此研制出維他奶。維他奶豆奶于1940年4月3日面世,首家維他奶工廠位于香港島銅鑼灣記利佐治街,首天只售出6瓶豆奶,售價為港幣6仙。維他奶早期是由售貨員以自行車逐戶派送,加上早期維他奶沒有經過消毒處理,需要即日飲用,否則便會變壞,因此未受消費者歡迎,每日約售1,000瓶。
日治時期,維他奶工廠停工,至戰(zhàn)后工廠恢復生產,并在1950年遷往香港仔黃竹坑,除每日派送外亦通過零售商分銷方式銷售。1953年起,維他奶改以高溫消毒法,無須冷藏貯存,銷量開始大增,至1950年代中期已達每年1200萬瓶。最初維他奶推出時的豆奶沒有加工,1962年加入麥精維他奶,同年于九龍觀塘工業(yè)區(qū)興建新廠房。1987年新界屯門廠房落成,并成為集團總部。1994年3月30日,維他奶集團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當天股價約1.5港元。同年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廠房正式投產。1998年,在上海及美國麻省艾爾市的Nasoya廠房投產。
早期的維他奶以擴口牛奶瓶售賣,后來改為盛載汽水的玻璃樽。1975年首度從瑞典引入Tetra Pak(利樂包裝紙)保鮮包裝設備,加入250毫升的紙包裝,并以超高溫消毒,令產品可儲存多月。1976年維他奶以“維他”品牌,推出一系列果汁飲品,其后又于1979年推出檸檬茶及菊花茶等飲品。1984年維他奶推出375毫升大包裝,到2000年代更推出細包的125毫升,以方便幼童飲用;現時更有鋁罐裝出售。
由于維他奶推出時一直標榜自己的健康形象,以“點止汽水咁簡單”(不止是汽水這么簡單)為口號,或者大家會覺得奇怪為什么維他奶不含汽卻被叫做汽水,這是因為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民眾的知識水平一般不高,當時香港市民將一切的軟飲料都統(tǒng)稱為汽水。事過境遷,已經沒有人將奶類飲料叫做汽水,所以現代人不能理解當時的廣告詞。
1、簡單易懂的設計更易于記憶,有更高的辨識度。就像蘋果、耐克、麥當勞的金拱門等所有符號我們都能輕易描繪。這種簡單性用途廣泛,包括讓logo更有效適用于不同尺寸,而且只要你避免隨大流,簡單的方法可以延長設計的保質期。
2、深化了解客戶的品牌歷史,對客戶以前所運用過的標志規(guī)劃逐個加以檢視,然后問自己,這些標志有哪些地方是不能傳達現有品牌的。 特別關于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公司,這個進程十分有趣。
3、整體形象的設計,LOGO不同的結構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意識,就像水平線給人的感覺是平緩、穩(wěn)重、延續(xù)和安靜,豎線給人的感覺是高、直爽、輕和浮躁感,點給人的感覺是擴張或收縮,容易引起人的注意等。
像維他奶這些優(yōu)秀的品牌,在logo設計上都是符合這些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