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紅香蒜的基本介紹
水城紅香蒜為水城縣的特產。水城紅香蒜蒜頭外皮呈淡紅色至紫紅色,蒜肉呈乳白色,香味濃郁,肉質細膩、脆嫩,蒜瓣 6~9 瓣,堅實飽滿。
水城紅香蒜在9月中、下旬播種,耕翻深度約 20cm,做寬 4.2~4.4m 的畦;株行距 16~17×20cm,穴深為 3~4cm,每公頃種植株數(shù)≤55 萬株。其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注意排水,及時拔除田間雜草。基肥每公頃施腐熟農家肥≥22500kg,并配合 20~30kg磷、鉀肥。追肥分 3 次,催苗肥于大蒜出苗約兩周,每公頃施氮肥≥75kg;盛長肥于播種兩個月后進行,每公頃施腐熟糞肥≥12000kg;壯頭肥于大蒜開始抽薹后的三四周,每公頃施氮磷鉀肥 150kg 左右。
水城紅香蒜在次年4月下旬-5月下旬采收。收蒜苔后 15-20 天,葉片干枯、假莖處于柔軟狀態(tài)即可收蒜頭。
水城紅香蒜的產地范圍為: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qū)雙水街道、尖山街道、董地街道、老鷹山街道、楊梅彝族苗族回族鄉(xiāng)、新街彝族苗族布依族鄉(xiāng)、野鐘苗族彝族布依族鄉(xiāng)、果布戛彝族苗族布依族鄉(xiāng)、發(fā)耳鎮(zhèn)、雞場鎮(zhèn)、都格鎮(zhèn)、玉舍鎮(zhèn)、勺米鎮(zhèn)、坪寨彝族鄉(xiāng)、陡箐鎮(zhèn)、營盤苗族彝族白族鄉(xiāng)、比德鎮(zhèn)、化樂鎮(zhèn)、米籮鎮(zhèn)、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鄉(xiāng)、阿戛鎮(zhèn)、蟠龍鎮(zhèn)、順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xiāng)、猴場苗族布依族鄉(xiāng)、龍場苗族白族彝族鄉(xiāng)共 25 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現(xiàn)轄行政區(qū)域。
營養(yǎng)價值
水城紅香蒜具有殺菌和消炎的功效,同時還可以用于治療病毒性感冒,對于傷寒桿菌和痢疾桿菌也有一定殺傷力,所以可以適量的食用紅蒜,能夠有效的預防感冒和出現(xiàn)腹瀉的情況。大蒜中含有硒,可以達到抗癌的作用,而且還能夠降壓和降血脂,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適當?shù)亩喑源笏狻?/p>
產品特點
水城紅香蒜蒜頭外皮呈淡紅色至紫紅色,蒜肉呈乳白色,辛香味濃郁,肉質細膩、脆嫩,蒜瓣 6~9 瓣,堅實飽滿。其理化指標:大蒜素≥750mg/kg,蛋白質≥5%,水分≤70%。
獲獎榮譽
2020年12月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其產品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