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嶺紅菇的基本介紹
紅菇,別名“紅菌”, 素有“ 菇中之王”、“南方靈芝”的美稱。其風味獨特,鮮甜可口,除食用外,也供藥用,尤可防癌。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紅菇味甘、性溫、開胃、祛濕、健脾胃、滋補、解毒,常服之益壽也。”
蕉嶺紅菇采摘自蕉嶺縣北礤鎮(zhèn)原始天然老林,生長于山高林密、空氣清閑、無任何污染的環(huán)境中,是一種和楮、栲等樹木的根系共生的菌根真菌,為野生稀有珍貴的菇品,是純天然野生綠色食品,有“南方紅參”之稱。紅菇的菌絲不能分離,故至今無法進行人工栽培,日見珍貴。
紅菇是蕉嶺縣十大長壽食品之一,其獲得原因是:一是純天然綠色,營養(yǎng)豐富;二是具有鮮明的蕉嶺特色;三產(chǎn)品的口味好、品質(zhì)佳;三是有一定長壽文化內(nèi)涵;四是市場評價好,在縣內(nèi)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營養(yǎng)價值
紅菇風味獨特,味道鮮美,還有極高的營養(yǎng)成分。紅菇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礦物質(zhì)、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必需氨基酸、多糖以及銅、鋅、鐵、錳等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可見其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
功效:
1、有補血、滋陰、補腎、潤肺、活血、健腦、養(yǎng)顏等功效,經(jīng)常食用,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2、含有多糖類抗癌物質(zhì),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抑制癌細胞轉(zhuǎn)移,對治療療急性脊髓視神經(jīng)癥也有一定的療效;
3、具有治療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貧血、水腫、營養(yǎng)不良和產(chǎn)婦出血過多等疾病;
4、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jīng)常食用,可使人皮膚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
5、預防消化不良,兒童佝僂,能提高正常糖代謝和機體免疫之功能,有利于產(chǎn)婦哺乳汁減少、貧血、癌癥等,是有特殊食療價值的天然食品。
產(chǎn)品特點
紅菇子實體一般為大型。菌蓋直徑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至中下凹,菌蓋表面呈深莧菜紅色、鮮紫紅或暗紫紅色,濕時有黏性,邊緣平滑或有不明顯條紋。大紅菇菌肉肥厚,呈白色,味道柔和。菌褶為乳白色后為淡赭黃色,直生或近延生,少數(shù)在基部有分叉,褶間有橫脈,褶的前緣常常帶紅色,等長或幾乎等長。菌柄近似圓柱形,長3.5~3cm,粗1.5~3.5cm,白色,有的上部或一側(cè)帶粉紅色,亦有全部帶粉紅色而向下漸淡
鑒別真假
1、注意觀察紅菇傘蓋下的菌褶,這是辨別真假紅菇最重要的一點。真紅菇的菌褶較厚,且呈現(xiàn)銀灰色;
2、真紅菇的菌柄是實心的。購買時,注意用手揉捏下,看看菌柄(即傘蓋下的部分)是不是實心的;
3、真紅菇的傘蓋頂部正中央是深紅或暗紫色的,比傘蓋四周的顏色略深一些;
4、放入水中浸泡時,真紅菇也會褪色,但顏色散開時不會呈均勻狀,且水的顏色變化緩慢;
5、正紅菇煲湯清甜可口,湯好喝,但菇并不是非常可口,略有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