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醬鴨的基本介紹
醬鴨是上海,杭州等地漢族傳統(tǒng)風味名菜之一。其因色澤黃黑而得名,具有香、辣、麻、酥、嫩的特點。其味悠遠,甜中帶辣,辣中帶麻,麻中帶香,香味入骨,使人垂涎三尺,食之不忘。該名菜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止血痢和滋補之功效,但忌與兔肉、楊梅、核桃等同用。
營養(yǎng)價值
祖國醫(yī)學認為,鴨肉味甘微咸,性偏涼,入脾、胃、肺及腎經,具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yǎng)胃生津,止咳息驚”等,即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止血痢和滋補之功效,特別是對麻疹患者、熱癥的治療有明顯療效。
產品特點
醬鴨皮黑肉嫩、醇厚不膩、香鮮美味,具有香、辣、麻、酥、嫩的特點,而且肉質筋道、鮮嫩誘人。
制作方法
主料:鴨2000克,調料:鹽150克,白砂糖200克,味精20克,醬油50克,甘草50克,八角50克,黃酒50克,紅曲150克,姜5克,大蔥5克,花椒50克,植物油20克,香油10克
做法:
1.鴨子宰殺后取出內臟,煺去毛,洗凈搌干水分;
2.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3.鍋上火燒熱放油,投放姜蔥煸香,加水4500克,將甘草,八角,花椒用紗布包好,另取紗布將紅米包好一起放入鍋中,淋上黃酒,加鹽,糖,將鴨子放入鍋中煮20分鐘左右;
4.放入味精,用旺火收汁取出,涂上麻油即可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