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鴿的基本介紹
石岐乳鴿是廣東省中山市著名特產(chǎn)之一,石岐乳鴿本是中山籍華僑從國外引進的優(yōu)良鴿種,經(jīng)同中山石岐的優(yōu)良鴿雜交后孵育出來的一種乳鴿。這種乳鴿以體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烹制方法繁多,用乳鴿制作的茶肴,有紅燒乳鴿、脆皮乳鴿、明燒乳鴿、松江乳鴿、江南白花鴿、油浸乳鴿、白切乳鴿、豉油王乳鴿等。
營養(yǎng)價值
鴿肉味咸、性平、無毒;具有滋補肝腎之作用,可以補氣血,托毒排膿;可用以治療惡瘡、久病虛贏、消渴等癥。常吃可使身體強健,清肺順氣。對于腎虛體弱、心神不寧、兒童成長、體力透支者均有功效。乳鴿的骨內(nèi)含豐富的軟骨素,常食能增加皮膚彈性,改善血液循環(huán)。乳鴿肉含有較多的支鏈氨基酸和精氨酸,可促進體內(nèi)蛋白質(zhì)的合成,加快創(chuàng)傷愈合。
產(chǎn)品特點
石岐盛產(chǎn)乳鴿,以體形大、胸肉厚、肌肉飽滿、肉質(zhì)嫩滑爽口而飲譽省港澳市場。石岐不少酒家飯館所泡制的乳鴿,也極為食客所喜愛其中最著名的是中旅集團富華宮的紅燒乳鴿,其色澤金黃,皮脆肉滑,骨軟味美,真是吃后齒頰留香,最為食家所贊許;而淮杞燉鴿,除湯味鮮美可口外,鴿肉亦極為嫩滑。不少酒家還各出奇招,使乳鴿制作花樣百出,如吊燒鴿、生炸鴿、鹵水鴿等等,都有不同風(fēng)味,同受食客的歡迎。乳鴿作為中山的名菜,除色、香、味俱全外,還在于可兼作藥用食療,因乳鴿肉性溫平、入腎肺,有治肺腎傷損久患虛虧功效,還可治療皮膚惡瘡,故此菜式歷久不衰。
制作方法
1.準備一煲白鹵水:先用香葉、桂皮、草果、花椒、八角等香料裝在湯料袋裝好加入清水煲兩至三小時即可煲出一煲清香的白鹵水。
2. 浸乳鴿:把煲好的白燒開后適火,用勺子向乳鴿肚灌白鹵水,重復(fù)數(shù)次(目的是先讓乳鴿內(nèi)部先受熱,以達到在浸乳鴿的過程中乳鴿均勻受熱),然后再將乳鴿整只浸入到白鹵水中約20至25分鐘即可(采用浸的方法是讓乳鴿有足夠的時間吸收白鹵水的香味,而且能很好地保持鴿肉的鮮嫩)
3.上漿:要想乳鴿炸出來顏色金黃香脆上漿這一步必不可少,(開漿把麥牙糖放入浙醋中搞勻即可)將浸好的乳鴿入開好的漿中使其個皮均勻著漿即可。
4.風(fēng)干:上漿后還不能拿去炸,因為此時鴿的表皮水份較大,所以一需要一個風(fēng)干的過程,把上漿后的乳鴿用鋼鉤吊著掛起40分鐘至6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當(dāng)然時間再長一些也沒有問題)
5.炸乳鴿:炸時油溫好重要,高油溫起保持肉汁的作用,炸法最好采用淋油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乳鴿均勻受熱和火候,而且對鎖住肉汁也有幫助,將乳鴿炸至金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