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磨盤柿的基本介紹
“磨盤柿”歷史悠久,以果實個頭大,形狀似“磨盤”而得名。
革命老區(qū)易縣,素有磨盤柿之鄉(xiāng)的稱號,行走在易縣的路上,成片的柿子樹也是一道風景。
營養(yǎng)價值
據(jù)檢測,每百克鮮果含蛋白質(zhì)0.7克、是蘋果的3.5倍、梨的7倍;含維生素A0.16毫克、是蘋果的2倍、梨的16倍;含維生素C4.16毫克、是蘋果的3倍、梨的5倍;維生素PP0.2毫克。此外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鐵、鈣、磷、鉀等礦物質(zhì)和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能對人體產(chǎn)生較高的熱量,提供多種營養(yǎng)。“磨盤柿”果味獨特,口感甘醇,不僅食之味美,而且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早在公元六世紀陶宏景的《名醫(yī)別錄》中就有“柿果味甘澀,微寒,無毒,能清濕熱,潤肺,化痰止咳的記載、明代大王象晉在《群芳譜》中著有“柿霜既柿餅所出霜也,乃柿中精華。能治療肺熱咳,咽干喉疼,口舌生瘡,吐血咳血等癥。
產(chǎn)品特點
磨盤柿果色艷麗,果色為橘黃色,果味甘甜,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贊美,曾有“色勝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譽。
歷史民俗
易縣地處太行山北端東麓,這里山高坡陡,日照充足,水利資源非常豐富,無霜期長,宜林山場廣闊山地大都為片麻巖,褐紅色土壤,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條件使8個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適宜栽種柿樹。這些柿子十分適宜冷藏,經(jīng)過低溫自然脫澀,每個柿子就會變成一個蜜糖罐,冬天食用柿子是一種美的享受。由于易縣磨盤柿栽培廣泛,質(zhì)量上乘,早在十九世紀末就被譽為“中國磨盤柿之鄉(xiāng)”。易縣栽種柿樹的歷史已達兩千多年之久,這里的柿子因果體極大,形若磨盤,從明朝 就被定為皇室貢品,加之柿樹易于栽培便于管理,它不在乎土質(zhì)肥瘦,到處可頑強生長。只要適度管理,成樹每年都長出幾百個美味甘甜的柿子。
易縣磨盤柿的品嘗吃法
除鮮食外,可以深加工,做成柿餅、柿脯、柿酒、柿醋、柿醬、柿糖、柿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