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糕的基本介紹
香港人不大喜歡糯米,因此過年所蒸的年糕,無論甜咸,一定是以粳米粉為主,有時攙合少許糯米粉,極少完全用糯米粉的。蒸年糕并不用蒸籠,而是用銅制的或鉛鐵的糕盤,每一盤為一底。原料的分量和蒸制時間的久暫,都是以一底為標準。
營養(yǎng)價值
年糕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磷、鉀、鎂等營養(yǎng)·健康元素。
產(chǎn)品特點
甜的年糕是用白砂糖或片糖調(diào)米粉蒸制的。砂糖蒸的甜年糕色白,黃糖或片糖蒸的色黃,那樣子就象平時的松糕。
歷史民俗
關于春節(jié)年糕的來歷,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餓了就捕捉其他獸類充饑。可到了嚴冬季節(jié),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眠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里。“年”來到后找不到人吃,饑不擇食,便用人們制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后再回到山上去。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喂“年”度關,于就把“年”與“高”聯(lián)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