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螢石的基本介紹
武義螢石產自“螢石之鄉(xiāng)”——武義。螢石又稱氟石,也叫“夜明珠之石”,是一種天然的礦石。它產量多,品位高,質量好。螢石因其晶瑩絢麗、玲瓏剔透、天然多色,被寶石屆譽為“軟水晶”。螢雕工藝品就是在螢石上雕刻的一種工藝品,是武義極富特色的紀念品。
產品特點
螢石因含各種稀有元素而常呈紫紅、翠綠、淺藍色,無色透明的螢石稀少而珍貴。晶形有立方體、八面體或菱形十二面體。如果把螢石放到紫外線熒光燈下照一照,它會發(fā)出美麗的熒光。
歷史民俗
——日軍搶掠武義螢石的屈辱歷史
武義螢石開發(fā)始于1921年(民國10年),1928年全縣的螢石開采進入盛期。
1942年5月23日,日本侵略軍入侵武義后,立即組織隨軍技術人員測查了武義境內的石龍崗、塘里、楊家、蔣馬洞、虎形山等14處螢石礦山,預測螢石貯藏量為21870萬噸,測查報告聲稱:武義螢石為東洋第一。同年11月,日軍”處理華中礦業(yè)公司武義氟石采礦所,并從山東、蘇被、安徽、南京等地俘來礦工、農民1200多人,又從義烏、東陽、永康和武義等縣抓來民工1000多人,在塘里、楊家、東寺山、羊角灣、大塘口等礦山掠采。
為了搶運螢石,于1943年春,從金華、武義強拉數萬民工,毀田拆屋,建造由浙贛線金華火車站經楊家至武義縣城的簡便鐵路45公里。
1945年4月,日軍潰退前,拆走鐵軌、破壞橋梁、電廠、礦山。至此,日軍從武義掠奪螢石資源達30多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