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山毛筆的基本介紹
川山素有“毛筆藝術之鄉(xiāng)”之美稱。川山毛筆,用料考究,制作精巧,種類繁多,分目詳細,共有240多個品種。川山毛筆已被國家列入作為贈送外賓的精制禮品,受到了國際友人的高度贊譽。
產品特點
筆桿純白、花色或黑色,精制牛骨作頂蓋裝飾,筆頭細嫩,潔白,身架平穩(wěn),蘸墨適中,著墨均勻,書寫流利、光滑。
歷史民俗
汨羅市川山坪鎮(zhèn)生產毛筆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據(jù)該鎮(zhèn)清泉村‘清泉’石刻遺墨表明,‘清泉’二字是宋代經學家朱熹見川山毛筆精湛,毅然步王羲之《蘭亭》風韻,足踏清泉溪,手提川山筆,信手在石壁上寫下了‘清泉’二字,留存至今,供人憑吊。那時,川山毛筆就有‘園轉如意之靈,玉潤珠園之巧’的贊譽。清朝初期,川山坪鎮(zhèn)洞沖虞含溪先生在北平開設虞云和筆店,‘斯時京津的仕大夫們,無不覓名求有于虞,川山毛筆譽滿京都’。清朝末期,該鎮(zhèn)石牛沖劉金臺先生和高家坊鎮(zhèn)任益順先生在長沙開設的桂禹聲和益順筆店,都在省府享有盛譽。可見,川山毛筆制作工藝歷史源遠流長,盛名滿華廈。
制作方法
川山毛筆以獨產的汨竹、紅竹、羊毛、狼豪、牛骨、高級膠水為原料采用系列傳統(tǒng)工藝精制而成,其工藝流程有配料、水盆、斗筆、整筆、裝簧、檢驗、包裝等七大工序。
川山毛筆的獲獎榮譽
1982年,川山毛筆被評為省“優(yōu)等產品”,1983年,被評為省“優(yōu)質產品”,同年10月,川山毛筆獲“世界博覽會金獎”,并加入“國際文房四寶協(xié)會”,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部優(yōu)產品”,并獲國家“農牧漁業(yè)部優(yōu)獎”。1986年11月,原省長熊清泉來川山毛筆廠視察時,揮毫題寫“川山毛筆,名揚四海”的勉勵詞,對川山毛筆給予了高度贊譽。古人對其有“圓轉如意之靈,玉潤珠圓之巧”之說,是古今文人墨客的喜愛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