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為葉兒耙的基本介紹
葉兒耙是遍及四川城鄉(xiāng)的風味名小吃,因其制作時用巴葉、玉米葉等包裹蒸食而得名,具有色澤淡綠、皮面滋糯、咸甜兼?zhèn)洹⑶逑憧煽诘奶厣?/p>
產(chǎn)品特點
形態(tài):木魚形或橢圓形。
色澤:色白,微帶綠葉本色。
組織:軟糯滋潤,不粘牙,不粘上顎。
口味:有巴葉香味和餡料味。
歷史民俗
葉兒粑又叫艾饃,原是川西農(nóng)家清明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1940年,新都天齋小食店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制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為四川名小吃之一;另一說法認為葉兒粑為四川省崇州市懷遠鎮(zhèn)的特產(chǎn),是懷遠三絕之一,當?shù)匾话憬砸援a(chǎn)自懷遠鎮(zhèn)的葉兒粑口味最佳。葉兒耙當然并非成都獨有,樂山市犍為縣的葉兒耙和成都做法略有不同歷史比成都久遠上百年湖廣填四川開始第一代移民到現(xiàn)在犍為縣居民每家每戶春節(jié)前都會做葉兒耙
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
(100個配料,每個重100克)
皮料:糯米5千克粘米2千克紅糖750克熟豬油250克
餡米:餡料的調(diào)制可以多樣化,有玫瑰、芝麻、洗沙、芽菜、肉餡、金鉤、蝦仁、蟹黃等品種,每個包餡30~35克
工藝流程
選米配比→浸泡→磨漿吊干→制皮→包餡→包葉→蒸制→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