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小茴香的基本介紹
中國小茴香之鄉(xiāng)焉耆縣包爾海鄉(xiāng)。
安息茴香是焉耆縣主要的特色經(jīng)濟作物之一,在農(nóng)民收入中占了一定的份額,全縣11個鄉(xiāng)鎮(zhèn)(場)均有種植,每年播種面積均在2萬畝以上,占播種面積的10%左右,畝單產(chǎn)50公斤以上,在多年的種植中,積累了一套成熟的種植技術經(jīng)驗。
營養(yǎng)價值
茴香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jīng)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茴香烯能促進骨髓細胞成熟并釋放入外周血液,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細胞,可用于白細胞減少癥。
歷史民俗
清朝末年,俄羅斯富商米哈伊洛夫乘船游覽杭州西湖,正當他盡情欣賞秀麗風光之時,突然疝氣發(fā)作,痛得他捧腹大叫。這時,隨行的俄羅斯醫(yī)生束手無策,幸好船夫向他推薦了一位老中醫(yī)。老中醫(yī)用中藥小茴香一兩,研成粗末,讓米哈伊洛夫用二兩浙江紹興黃酒送服,大約過了20分鐘,他的疝痛奇跡般地減輕,并很快消失。得知自己的疼痛是被小茴香治好,米哈伊洛夫大呼神奇,此事一時也被傳為佳話。
制作方法
制小茴香
《普濟方》:“青鹽酒炒。”
《醫(yī)學入門》:“酒浸一宿,取出炒黃色,搗碎。”現(xiàn)行,將大青鹽加入黃酒、醋和童便的混合液中化開,投入凈小茴香,拌勻,稍悶,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每小茴香100kg,用大青鹽1.7kg,黃酒、醋及童便各6.25kg。
飲片性狀:炒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微黃色至棕黃色,具焦斑,香氣更濃。鹽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淡黃色,香氣更濃,略有咸味。制小茴香形如小茴香,表面淡黃色,具香氣,略有酒、醋氣,味微咸。貯干燥容器內(nèi),鹽小茴香、制小茴香密閉,置陰涼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