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溝竹筍的基本介紹
黑竹溝竹筍產(chǎn)品,取材于海拔1800-3000米的峨邊黑竹溝原始森林特產(chǎn)的天然春筍,獨具香、嫩、脆、鮮的特點,富含粗纖維和多種維生素,風味獨特。
營養(yǎng)價值
竹筍不但富含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yī)認為,竹筍味甘、部分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氣,清熱除煩,通利二便。《名醫(yī)別錄》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可久食”;《本草綱目拾遺》說它“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尤獨善于清化熱痰。中醫(y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筍還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并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淀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歷史民俗
據(jù)考證,在我國,食筍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到了宋清時代,吃筍已經(jīng)相當普及,宋代詩人楊萬里有詩贊道:“頓頓食筍莫食肉”的美譽;清代畫家吳昌碩也為《竹筍圖》題詩:“客中雖有八珍嘗,哪及山家野筍香。”至于現(xiàn)代,食筍已經(jīng)普及大江南北,逐步為北方人接受和喜愛。
品嘗吃法
鮮嫩、清香的竹筍是佐餐佳肴,既可單獨烹調(diào),自成一味,亦可與多種食材巧搭妙配,或炒、或煨、或燉,口感及營養(yǎng)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