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花椒的基本介紹
花椒素稱黎城“四大寶”之一。其產(chǎn)品皮厚,籽少,味香,油性大,耐貯藏人稱“十 里香”,經(jīng)濟價值很高。在調(diào)味方面,可使飯菜可口、色鮮味美,別有風味,其種子含 油25%,出油率22%--25%,屬干性油、既可食用、又可做工業(yè)用油,花椒還是一味中藥。
產(chǎn)品特點
花椒有芳香健胃、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解腥的功效;能除各種肉類的腥氣;可以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服花椒水能去除寄生蟲。
歷史民俗
花椒一名,最早有文字記載是在《詩經(jīng)》里。《詩經(jīng)》是收載西周時期的民間詩歌,說明中國人民于二千多至三千年前已經(jīng)利用花椒了。古代人認為花椒的香氣可辟邪,有些朝代的宮廷,用花椒滲入涂料以糊墻壁,這種房子稱為“椒房’,是給宮女住的。后來就以椒房比喻宮女后妃《曹操文集》“假為獻策收伏后”篇及《紅樓夢》第十六回中有“每月逢二、六日期,準椒房眷層入宮請候”之句足以佐證。
花椒樹結(jié)實累累,是子孫繁衍的象征,故《詩經(jīng)·唐風》稱:“椒聊之實,藩衍盈升。又班固《西都賦》載“后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意思是皇帝的妻妾用花椒泥涂墻壁,謂之椒房,希望皇子們能像花椒樹一樣旺盛。
制作方法
花椒雞丁
材料
主料:開膛嫩仔雞一只(約500克)。干辣椒10克,花椒3克,料酒20克,醬油15克,鹽3克,素油500克,白糖10克,蔥10克,姜10克,味精1克,香油5克,鮮湯150克。
做法
雞洗凈后,剔骨。剁成約2厘米見方的丁,加料酒、醬油、鹽、蔥節(jié)、姜片拌勻,腌漬入味(約30分鐘)。干辣椒擦凈,去蒂、籽,切成約2厘米長的節(jié)。鍋置旺火上,下素油燒熱(約180-200℃),將雞丁內(nèi)蔥姜去掉,潷去汁水后,下鍋炸至剛熟(雞丁微帶黃色)時撈起,瀝干油。炒鍋另放凈素油100克,燒熱后,投入干辣椒節(jié)、花椒炒出香味,辣椒呈棕紅色時,倒入雞丁,)烹醬油、白糖、料酒和清湯少許,中火收汁,待收干亮油,放入味精、香油,簸勻起鍋。若熱食;直接裝盤:若冷食,放入盤撥開晾冷后,將辣椒墊底,雞丁擺在上面即成。
黎城花椒的鑒別真假
辨別花椒的好壞:
①殼色紅艷油潤,粒大而均勻,果實開口而不含或少含籽粒,無枝桿及雜質(zhì),不破碎污染的為好。
②手感糙硬,并有刺手干爽感,輕捏即碎,撥弄時有“沙沙”聲響的干度較好。
③頂端開裂大的,成熟度高,香氣濃郁,麻味強烈。
④用少許碘酒摻水,呈淡黃色時,撒在花椒面上,呈藍色的為摻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