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醬油產(chǎn)品包裝如何設計,很多人非常關心,今天四喜亮點包裝設計公司的編輯幫助大家將配制醬油產(chǎn)品包裝的設計方法整理出來,文章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配制醬油產(chǎn)品的介紹,第二部分是配制醬油產(chǎn)品包裝設計方法
配制醬油是指以釀造醬油為主體,加入了鹽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味品。生產(chǎn)過程中,用鹽酸水解植物蛋白生產(chǎn)氨基酸而工藝不完善時,會污染氯丙醇。市場上的生抽、老抽、餃子醬油、海鮮醬油等都是配制醬油。
我國的釀造醬油生產(chǎn)歷史悠久,據(jù)考證,早在漢朝,醬油生產(chǎn)技術就已趨成熟。同時我國又是醬油生產(chǎn)大國和醬油消費大國。為了降低醬油生產(chǎn)的成本,出現(xiàn)了配制醬油(blended soy sauce)。配制醬油是通過添加植物蛋白水解液來進一步提高產(chǎn)品中氨基酸態(tài)氮的含量,從而降低生產(chǎn)成本。
生產(chǎn)工藝
醬油釀制成品 ——∣
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 —— ∣→ 配制醬油成品
食鹽添加劑 ——∣
酸水解植物蛋白工藝如下。
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是以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脫脂大豆、花生粕、小麥蛋白或玉米蛋白為原料,經(jīng)鹽酸水解,堿中和制成的液體鮮味調味液。
第一步是將原料(脫脂大豆等)用酸進行水解,使氨基酸從蛋白質分子上一一游離出來。然后進行過濾、中和,再把不溶物去掉。如需精制,還要進行真空濃縮并脫臭。必要時,再進行脫色處理,最后,濾除沉淀、調整成分即得產(chǎn)品
操作要點如下
(1)原料預處理將原料(豆粕、花生粕、菜籽粕或玉米蛋白等)裝入水解容器內(分解缸或耐酸高壓反應鍋),如每100kg豆粕加鹽酸150——170kg(含HCl 16——18%)。充分攪勻,使豆粕充分而均勻地吸收鹽酸。注意首選原料應為蛋白質含量近50%,碳水化合物在20%以上的。
(2)水解將分解缸置砂鍋中加熱至砂浴溫度為130——160℃,分解18——22h;高壓反應鍋內品溫為120——130℃,分解24h。另有文獻指出若脫脂大豆為原料,在HCl與原料(指蛋白質)的配料比率1.6;Hcl溶液體積對原料質量的配比1.5;溫度控制在107℃條件下,氨基酸全部游離出來需要20h。
(3)中和 分解完成后用苛性鈉或純堿(Na2CO3)中和,純堿用量為75——85kg。注意中和需要緩慢,以防止產(chǎn)生CO2而外溢,中和至pH 4.5——5.0左右。并使之冷卻下來。
(4)過濾用板框壓濾機過濾出濾液1,殘渣再經(jīng)二次熱水清洗,壓濾出濾液2、濾液3。將濾液1、2、3調配出不同等級的植物蛋白水解液。每1噸豆粕可生產(chǎn)出氨基酸態(tài)氮1%的水解液4700kg左右,水解液含17種氨基酸,口味鮮美,是當今調味品中使用較為普遍的鮮昧劑之一。
(5)調配除去固體的水解物,調配后即為成品。
配制醬油包裝如何設計呢?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參考:
1、挖掘產(chǎn)品亮點,突出配制醬油名稱及配制醬油亮點;
2、運用合適的色彩搭配;
3、設計品牌故事或短句文案;
4、獨特有趣的外形設計;
5、將包裝與細心的服務相結合。
首先,配制醬油產(chǎn)品的包裝設計可以說是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對人們的選擇與否起到了比較關鍵的作用。
其次,想要做好配制醬油包裝設計需要突出產(chǎn)品的名稱和具有的亮點,同時選擇適合產(chǎn)品的顏色及圖案搭配,或簡約、或夸張等。
再次,可以在包裝設計上搭配一些不同形式,如品牌故事的彰顯,不同顏色的包裝配合一些適應的文案,使購買者能夠產(chǎn)生共鳴,同時達到提升吸引力的作用。
最后,在外觀的設計上,配制醬油可以嘗試一些有趣、獨特的設計,比如草莓形狀的飲料盒、像衣架一樣的咖啡包等。同時,在包裝設計時,也可以增加一些方便客戶的細節(jié),如鞋盒配備專門的防塵袋等。在價值相近時,更貼心的設計更能贏得人們的青睞。
包裝設計是一門很有趣也很高深的學問。將各種形狀、色彩等搭配運用,以達到獨特、新穎的設計形象,是一門值得深入學習的技能,要想產(chǎn)品買的好,配制醬油包裝設計的工作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