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豐灰堿糕的基本介紹
廣豐古屬揚州,春秋時位于吳越之交(《嘉靖永豐縣志.序》),制食米糕的風俗相傳起自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此后逐步發(fā)展出糖糕、灰堿糕、千層糕、白糕、豆粉糕、荸薺糕等10余種。
廣豐灰堿糕以蘆林街辦湖頭村最為出名,該村位于上廣公路中段,前臨豐溪河,背依河北畈,所產(chǎn)灰堿糕以清沏甜軟的豐溪山泉、細潤晶亮的三十二都畈白米、采用當?shù)氐静萑紵淖匀粔A水浸泡、磨漿精細,并以傳統(tǒng)工藝調(diào)配出黏稠度很高的糊頭,經(jīng)過拌攪和漿后,由蒸氣蒸制而成,具有細膩潤滑、彈性軟韌、沸煮不融等特點,放入冷水中浸泡儲藏,保存時間達2個多月以上。
歷史民俗
古樸的村落訴說著歷史的悠長,一同傳承沿襲下來的還有傳統(tǒng)的習俗和味道。立冬之后,這里的居民便開始張羅制作廣豐特有的食物——灰堿糕。灰堿糕的制作歷史悠久,但不是一年四季都有,而是獨屬于冬天的饋贈,以前食物種類較少,為了豐富餐桌,人們在冬日把米做成糕點,便于儲存。
按照傳統(tǒng)習俗,灰堿糕是七月半祭奠祖先時必備的一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