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板栗的基本介紹
天津板栗,別名紅油皮栗子、油栗、天津甘栗。產地主要集中在薊縣小港、小營等鄉(xiāng)。同時,北京、唐山、承德等地的山區(qū),也生長大量栗樹,所產栗子,品質特優(yōu),因為過去這些地區(qū)生產的栗子一直由天津口岸出口,故名天津甘栗(在日本,名為“天津板栗”),主要輸往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港澳等地。
營養(yǎng)價值
板栗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天津板栗含有核黃素(維生素B2),常吃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中醫(yī)認為板栗能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板栗對人體的滋補功能,可與人參、黃芪、當歸等媲美,對輔助治療腎虛有益,故又被稱為&a衭功能quot;腎之果&a彭等媲quot;。特別是老年腎虛、大便溏瀉者更為適宜,經常食用能強身愈病。
產品特點
糖炒栗子,呈深棕色,油光锃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栗子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性味甘溫,能厚胃腸、補腎氣,有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等功效。
歷史民俗
華僑李金章1910年開始在東京鬧市的淺草地區(qū)銷售板栗。從那時起,遷西板栗就開始了小批量的出口。1914年毛利、千疋鋪、北澤重藏等在東京開始銷售糖炒栗子。北澤重藏就是現在日本甘栗太郎本號的鼻祖。1915年,天津的北澤洋行開始在遷安一帶收購板栗出口日本。當時主要有兩種運輸方式,其中大部分是用船經灤河運到灤州,再轉運到唐山、天津、北京等地;也有一部分是用馬車或驢馱沿喜峰口、三屯營、林南倉一線運抵天津。由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遷西板栗都是由天津口岸出口,所以至今仍被日本人稱之為“天津甘栗”。
天津板栗的制作方法
栗子雞用料:栗子20顆,山藥20克,熟地黃5克,雞肉200克,冬菇6朵。
做法:將栗子去殼去皮,與山藥同浸水,冬菇去蒂亦浸水,浸透后濾去水分。鍋加熱,熱炒山藥、香菇及栗子,再加入地黃、雞肉等同煮,煮的時候要視栗子是否煮熟至軟,再加少許調味。
功效:補腎強腸胃,補血調經之效。
獲獎榮譽
一九九三年天津板栗綜合豐產栽培技術研究項目獲市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一九九七年被天津市政府命名為首批“天津農業(yè)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