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仁綠豆餅的基本介紹
歸仁綠豆餅,是一種直徑2.5厘米左右的綠豆糊滴出來的小餅。別小看這小小的豆餅,它能集炸、炒、燉、燴、燒于一身,既可當主食,又可作菜肴。
這種土特產(chǎn)品不僅在泗洪家喻戶曉,而且名揚省內(nèi)外,凡是外地來的賓朋或客商,只要品嘗過歸仁綠豆餅的,無不嘖嘖稱贊,甚至要帶些回去和親朋共享;在外地工作的泗洪籍的人,也都念念不忘歸仁綠豆餅,總希望經(jīng)常嘗嘗家鄉(xiāng)的這種美味佳肴。
產(chǎn)品特點
外觀沽黃、透亮,品嘗豆味純正,手感潤滑,且折不斷。
歷史民俗
相傳,歸仁綠豆餅起源于明代萬歷年間,有一戶江姓豆類作坊,不僅經(jīng)營黃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千張、黃豆芽等,也經(jīng)營綠豆制品,如粉絲、綠豆牙等。一次在做綠豆粉絲時,因一連二十多日陰雨,粉絲無法晾曬,江家就將泡過的綠豆磨成糊狀,再將制作煎餅的鏊子燒熱,在上面擦上少許豆油,將綠豆糊,一點點滴在上面,這就成了一個個小圓形的綠豆餅,吃起來,味道鮮,但口感不太好,因豆餅中有豆皮,后來經(jīng)過反復實踐,不斷總結經(jīng)驗,使綠豆餅越做越精制。
制作方法
第一、浸泡。首先將綠豆放在清水里淘干洗凈,然后將其倒在清水里浸泡。浸泡的時間視溫度高低而定,夏天天熱溫度高,一般浸泡四個小時,冬天天冷,溫度低,浸泡時間需十小時左右。
第二、搓豆昔。將浸泡好的綠豆從水中撈起,用手將浸泡過的綠豆皮搓掉,然后再將整綠豆搓成豆醋。
第三、殺沫。將搓好的豆豆昔,置放在容器中,放入熱的豆油或豬油,再用手搓,經(jīng)過熱油搓制的豆Z苜發(fā)光、發(fā)亮,其目的是用經(jīng)過搓制的豆豆昔膺豆糊沒有泡沫。
第四、磨綠豆糊。將經(jīng)過搓制的豆豆昔用小水磨磨成細豆糊。
第五、滴煎。先將鏊子燒熱、擦油,然后將綠豆糊一滴一滴地滴在鏊子上,小火煎制,反復翻動,至豆餅兩面煎黃為止。
經(jīng)過這五道工序,正宗的歸仁綠豆餅就制成了。